连日来,有关西安地铁三号线使用不合格电缆的消息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也将涉事企业陕西奥凯电缆有限公司推到风口浪尖。3月22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陕西奥凯电缆有限公司位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工厂已停工,大门紧锁。21日晚,一段当地媒体对奥凯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志伟的采访视频在网上发布。王志伟承认奥凯公司以次充好、供应不合格电缆。据他供述,提供给西安地铁的这批电缆型号大约有20多种,总造价4000多万元,其中不合格产品大约有3000万元。 | ![]() |
3月22日,合肥、成都等地轨道交通部门均表示,对陕西奥凯公司生产的问题电缆进行了排查。但就是这样一家公司,此前曾被多部门认证合格。一原西安电缆行业的从业人员表示,奥凯不算是家大公司,以低价出名。目前电缆行业竞争激烈,利润不高。奥凯报价低,只能用偷工减料的伪劣产品来获利。 在20日晚间西安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电线电缆监督检验中心(武汉)副主任金群,公布了抽样送检的地铁三号线电缆检测结果,结果表明5个抽检样品均不合格。 事实上,奥凯公司相关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已不是第一次被执法部门发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公示显示,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间,西安市质监局先后四次对奥凯公司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力电缆作出行政处罚,其中包括一次“销售伪造产品质量证明的电力电缆”。 那么,既然多次发现问题,涉事公司为何屡罚不改,有关部门缘何没有及时中止其对地铁项目的供货?记者采访西安市质监局,尚未得到明确回应。涉事公司商标注册刚满一年,如何获评陕西省著名商标? 此外,曾受到处罚的企业怎么能顶着“著名商标”的光环呢?崔亮说:“西安市质监局对奥凯公司第一次行政处罚是在2015年11月,但处罚信息上传至相关信息公示平台,已是2016年7月28日。也就是说,在评定之前,工商部门并没有获知这一处罚信息。” |